字體大小:

現代人的文明病-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之食療宜忌!

文�臺北市立忠孝醫院中醫科 蔡德豐主任

腰酸背痛患者一向是中醫門診的常客,以往筋骨酸痛是中老年人或重度勞動工作者的專利,近幾年來卻發現患者的組成結構逐漸在改變,首先是發作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,甚至有國小的孩童因玩電腦或打電動玩具過久,引起脖子痠痛來就診的;其次發現上班族、電腦族、老師、樂器演奏者及電子工廠作業員等,輕度工作者患腰背痠痛的人數遽增;此外,家庭主婦也是易犯腰酸背痛的一群。他們最常提出一個共通的問題:「奇怪!我也沒做什麼粗重的工作,為什麼會腰酸背痛呢?」詢問其工作狀況就可得知,多數患者工作時往往固定同一姿勢過久,或精神壓力過大、肌肉長期緊繃;甚至有些是長期姿勢不良,不知不覺中肌肉慢性拉傷,而引起所謂的「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」。

肌筋膜疼痛症候群」在中醫將其歸屬於「勞損」的範圍,意即由於勞逸失當或體位不正所導致的慢性損傷。又因患者多有遇冷或遇風疼痛更厲害的感覺,所以一般俗稱「肌肉風溼」。這是因為病灶部位本已循環不良,吹到風或冷氣時血管收縮,局部循環更加惡化所致。

本病有以下幾個特點:

♁好發於三十至五十歲的族群。
♁於久坐、久站或是長期固定某一姿勢後最痛。
♁疼痛部位幾乎可遍佈全身,但是以頸項部、上背部、上臂及腰臀部等區域最常發生。


如臨床常見的「膏肓痛」就常發生在上班族、老師或易緊張的女性身上,因長期肩膀緊繃,而使肩背部僵硬,久而久之,引起肩胛骨內側緣一帶疼痛,此處正好是針灸穴位「膏肓穴」的位置,故稱之為「膏肓痛」。肩背部僵硬疼痛久了,往往會反射到頭部,引起頭痛,一般以後腦部、前額部及兩側太陽穴痛最常見,該院發現很多經檢查、查不出原因的頭痛和肩背部肌肉緊繃有關。此外,長期坐著工作或家庭主婦習慣坐矮板凳撿菜洗衣者,多好發腰部及臀部的疼痛,嚴重時疼痛甚至反射到兩下肢的外側及後側,引起行走困難。

本病的另一特徵,就是在一大片酸痛的肌肉中,可找到特定的某些痛點,西醫稱為「引痛點」(Trigger point), 中醫稱為「阿是穴」或「天應穴」。阿是穴的名詞始於唐朝的傑出醫家孫思邈,據說是因醫師按壓到此穴時,病人往往會因疼痛,發出「阿,是!」的叫聲而得名。「引痛點」或「阿是穴」是引發肌肉痠痛的根源,診斷時,按壓此點,在其下往往能摸到繩索狀堅硬的條狀物,是由於肌肉長期收縮痙攣所致,若給予按壓或順著筋膜方向拉筋,會感到相當舒服。

治療此症的方式是先找到始作俑者的引痛點或阿是穴,針對此點施以針灸或推拿,其作用在打破引痛點與疼痛反映區之間的惡性循環,就如同鑰匙被開啟一般,經過治療後肌肉放鬆,疼痛便會獲得解除。此外,配合服用強筋壯骨、疏經活血的中藥,如獨活寄生湯、疏經活血湯等,也有助於改善本病症。蔡主任強調,中醫在治療本症時還會注意到患者的體質是否有失調的現象,若見到體質屬「腎陰虛」者,常用六味地黃丸、左歸丸等方劑滋腎陰;若見到體質屬「腎陽虛」者,常用桂附八味丸或右歸丸等方劑補腎陽;若是因長期精神緊張、肌肉無法放鬆者,則須酌加疏肝解鬱的中藥,如逍遙散加味等,有助放鬆心情,也可同時調整失衡的體質。至於食療方面,可常食用枸杞、桑椹子、胡桃肉(見備註)等,或在烹調食物時加入適量杜仲(如杜仲、枸杞和尾冬骨煮湯),有壯腰膝、強健筋骨的功能。

當然,除了積極治療外,患者本身的預防保健工作也很重要。首先工作姿勢要正確,工作環境的設計應合乎人體工學,且每工作或做家事四十至五十分鐘,要起身休息五至十分鐘,舒展一下筋骨,做做放鬆的體操,以免肌肉持續累積疲勞,往往更能提高工作效率。此外,每日安排半小時持續有恒的運動,不但可放鬆心情,也可促進循環,並增加肌肉的彈性,避免肌肉、肌腱等結締組織老化,若能做到上述事項相信能遠離這種新興的文明病。

備註:食療應了解其性味宜忌。

1.枸杞:性味甘平。有滋腎明目的功用,可直接食用,泡熱開水飲用,或烹煮於茶餚中。但多食有軟便的作用,所以平時易腹瀉者不宜食用過多。

2.桑椹子:性味甘寒。功能補肝益腎滋陰,適用於肝腎陰虛的體質。鮮桑椹洗淨即可食用。但多食軟便,故脾胃虛寒容易腹瀉者不宜多食。

3.胡桃肉:性味甘溫。有補腎固精,溫肺定喘的功用,可每晚嚼食 三粒。但因易生痰動火,所以當身體有某處急性發炎時(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),或體質屬陰虛火旺者不適合食用。

4.杜仲:性味甘微辛,溫。有補肝腎,強筋骨的功用。每日每人份用量約二至三錢左右。但體質屬陰虛火旺的要謹慎使用。
本文作者:忠孝醫院蔡德豐醫師

延伸閱讀

穴位舒緩

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

掌握最新健康消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