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:如何補充鈣質

A:

根據最新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(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,DRIs)
維生素A建議每日安全攝取量為600IU,,維生素C建議每日安全攝取量為100mg,鈣建議每日安全攝取量為1000mg,鎂建議每日安全攝取量則為360mg,而根據美國食品委員會的建議,每日鋅的攝食量則為12毫克;

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的建議,想讓孩子長得高又壯,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、鈣質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D、礦物質鎂及鋅。而其中礦物質鋅特別是嬰兒發育時不能缺少的營養素。根據荷蘭的研究發現,嬰兒發育期間如果鋅的攝取不足,會導致發育不良的結果。此外,鈣、磷、鎂等礦物質是構成骨骼架構的最基礎元素,骨骼中三分之二的礦物質中99%是由這三種礦物質構成的,因此充足且適當的礦物質的補充對骨骼的拉長非常重要。牛奶、魚類都是含鈣豐富的食品。另外,如鐵、鋅等一些重要的微量元素的作用也十分重要,它們可以從許多生命活動的環節中調節孩子生長發育的速度。魚類、堅果類食品等含這些微量元素都很豐富。

有鑑於國人鈣質普遍缺乏,衛生署在2002年修訂的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裏,就大幅修正鈣質的攝取量,從原本的成人每天600毫克,提高到800~1000毫克,青少年更高達1200毫克。

原來,鈣的吸收與攝取之間還是有段差距。根據研究,成人的鈣質吸收率是20~40%,中老年之後還要再降低5~10%。也就是說,如果一天吃下1000毫克的鈣片或相等含量的食物,身體大概只能吸收200~400毫克。

比起青少年的60%、嬰幼兒80%的高吸收率,成年人是否只能眼睜睜地自嘆不如,感慨大勢已去?「當吸收率降低時,就要以量取勝,多吃點以增加吸收量」。

牛奶或乳製品,的確是鈣質最好的來源,一杯240㏄的牛奶就含有270毫克的鈣,所以,每天喝2~3杯的牛奶,幾乎就能獲得一天所需,而且牛奶有適量的維生素D、鎂與磷能幫助鈣的吸收,這也是為什麼營養學家這麼推薦的原因。

但中國人喝牛奶與吃乳製品的習慣並不普遍,根據國民營養調查發現,國人平均每天的奶類攝取量不到0.4杯,與建議中的1~2杯相去甚遠。

因此,能夠大口喝下低脂牛奶,每天持續的喝,當然是最好的。但牛奶也不是唯一的選擇,在中國人不嗜牛奶或有乳糖不耐症的情況下,換個吃法或選擇其他高鈣食物,未嘗不是一種變通。究竟,我們常吃的食物裏哪些含有較高的鈣?我們能從中國人的口味著手嗎?看看我們的建議。

2. 多利用醋
許多人都知道,在熬煮骨頭湯時,可加入一些醋或檸檬,以加速鈣質的排出。到目前為止,實驗室的研究發現,加醋的熬煮方式,其實還是很難釋出骨頭中的鈣質,但如果先泡過較強的醋酸(就是市面上所賣的醋),效果也許會比較好。

但另一個方法肯定有效。把洗淨或水煮蛋所剝下來的蛋殼,泡在一個小酒杯的醋裏,經過幾分鐘,蛋殼就會慢慢溶解,甚至連一點殘渣都沒有,這樣就可獲得1800毫克的鈣,十分驚人。如果想再增加它的含鈣量,可再放入新的蛋殼溶解。

這樣高鈣的醋酸可做成許多熟悉的菜餚。例如,吃餃子時愛喝的酸辣湯,也可以用來清蒸魚,那酸味與甜度絕不輸給泰式檸檬蒸魚。如果是使用高級的醋料,甚至可用來拌壽司飯,捲出各式各樣的壽司料理。這樣做,全家人都愛吃,會在不知不覺中,吃進很多很多的鈣。

3. 多吃小魚與海藻食物
以長壽著稱的日本人,一如其他的東方國家,牛奶的攝取量並不如西方人多,但他們仍舊能獲得足夠的鈣質,「這得歸功於海藻與小魚類食物,」醫學博士川田愛義在《鈣質健康法》一書中解釋。他建議,把吻仔魚、金鉤蝦、條仔魚、小魚乾、或魚罐頭中的沙丁魚,整個吃下去,營養與鈣質盡在其中。此外,別忘記維生素D,由於鈣質需要維生素D,才能被小腸吸收,經由血液運送到骨頭。其最快的方法就是曬太陽。一週3次,每次曬10~15分鐘,就能獲得所需要的維生素D
此文由陳正育營養師收錄至營養保健諮詢常見問題集

2004-07-01 14:25:37

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

掌握最新健康消息!